李先念故居纪念园位于湖北省红安县城以南22公里的高桥镇长丰村,坐落在名为九龙冲的九条山冲之首,与黄陂县的木兰生态旅游区隔湖相望。
李先念故居纪念园现有占地面积130多亩,由李先念故居、李先念故居纪念园、李先念图书馆等主体建筑和牌坊式门楼、停车场、围墙、综合服务房等附属设施组成,整个建筑群北靠青山,南临池塘,西倚李家大屋水库,东望九龙冲口,是一个山清水秀、人杰地灵的地方。这里是全国12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上的重要景点之一,其中李先念故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故居纪念园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4A级风景旅游区。
2008年初,省政府决定成立李先念故居纪念园,为副级处事业单位,隶属于湖北红安革命传统教育学院。李先念故居纪念园由原来的李先念故居管理所转变而来。上世纪七十年代,当地区政府西侧修建高桥地区革命传统教育展览馆,同故居一起对处开放,并于1979年由红安县革命博物馆接手管理。1992年12月,李先念故居被省政府公布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,成立故居管理所为其专门的保护机构,隶属于红安县文物局。长期以来,故居一直受到省、市、县各级领导和李先念同志亲属的大力支持和关心,得到了较大的发展。从2005年下半年至今,投资两千多万元,以原有故居为依托进行改造和扩建,逐步发展成为现在的李先念故居纪念园,建筑面积3900平方米,已经成为集革命传统教育、红色旅游、农业科技培训为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纪念园区。
纪念园牌坊式门楼额枋上的“李先念故居纪念园”八个字由前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上将亲笔题写,其两侧的楹联“入川陕,走河西,驰骋中原,将军不下马。理仓禀,问经济,剪除蟊贼,元首正是他。”和“先天下之忧而忧清风两袖,念人间之苦为苦正气千秋。”则由军旅作家刘亚洲中将所作,是对李先念同志66年革命生涯的精辟概括。
李先念故居建筑面积133平方米,坐北朝南,面阔五间,是一幢普通的土砖瓦房,是李家祖辈租种地主的佃田时住过的庄屋,现其内部举办了复原陈列。西侧两间是李先念父母的住房,1909年6月23日李先念在这里诞生,并在此度过了他的童年和青少年时代,尔后从这里走上革命道路。东侧三间是其哥嫂的住房,也基本保持原貌。2006年5月,李先念故居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故居西侧为李先念故居纪念馆,由上世纪七十年代的高桥地区革命传统教育展览馆发展而来,建筑面积360平方米,以凝练的展示语言反映从高桥镇走出的杰出的革命家、政治家、军事家李先念波澜壮阔的一生,以图片和文字展示他在革命、建设和改革开放不同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、业绩和历史功勋,由此反映出他作为马克思主义者毕生矢志不渝的奋斗精神,面对危难绝境时的不动摇、不退缩的革命者的品质,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精神,顾全大局的党性原则以及勤俭朴素的生活作风。
新建的李先念故居图书馆占地面积3300平方米,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,按李先念同志在中南海居住的房屋伪造而来,分为生活区、办公区、功能区,部分再现了李先念同志在京期间生活和工作的环境。图书馆收藏了关于李先念同志生平、红四方面军战史、新四军第五师发展史及农业科技等方面的图书4000多册,复原李先念同志在京期间的办公室和接待室,并将功能区中的小影院改造为多功能厅,将主要用于当地农业科技培训,便于农民掌握多门新技术,拓宽致富门路,大力发展农村经济。此外,图书馆还可用于开展学术流和各种会务等活动。目前,在此已成功举办了美国前总统吉米·卡特先生所作的“中美农业发展比较及农村合作医疗”演讲会,和乔治敦大学校长综约翰·德吉奥来参加的中国青年官员赴美国学习情况座谈会。图书馆内还举办了高桥革命史陈列,展示高桥地区党组织建立、发展和领导当地工农武装斗争的光辉历程。
故居西南面的红马寨是李先念少年时代的乐园。1927年底黄麻起义遭敌反扑后,李先念隐蔽到红马寨上继续坚持斗争达三个月之久。在此期间,李先念同志白天隐蔽在洞中,晚上出来活动,他的二嫂和三姐经常以上山打柴为名偷偷给他送吃的,只有极少数人知道他的藏身之地。敌人知道李先念极有可能藏在红马寨,可是多次搜山、围剿都未能发现他的踪影。此后,这个山洞被当地百姓称为“卧龙洞”,成为后辈争先寻访的热点。如今红马寨上已修筑水库,库中碧波荡漾,令人心旷神怡,流连忘返。